金年会,金年会体育,金年会体育app,金年会体育官方网站,金年会注册,金年会最新入口,金年会APP在黄土高原的层层梯田间,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土豆正悄然“变身”为乡村振兴的“金疙瘩”。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,这片曾以贫瘠著称的土地,如今因“小土豆”书写着兴业富民的壮美篇章。
2025年10月,由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天津市援甘前指开展的“原产地·新产品”天津帮扶主题调研活动走进平凉市庄浪县,为这壮美篇章迎来了新的见证。
自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与庄浪县结对帮扶以来,两地携手并进,以“小土豆”为支点,撬动了产业振兴的大格局。特别是“十四五”以来,河西区聚焦产业根本,精准施策,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超3400万元,推动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实现从“土疙瘩”到“金蛋蛋”的华丽蝶变,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、链条延伸、品牌引领、联农带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走进庄浪县马铃薯原原种科研繁育基地,现代化的连栋玻璃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生长架上,绿意盎然的薯苗根须悬空,营养液如细雨般喷洒,一粒粒如葡萄串般的原原种悄然生长——这便是国内领先的“雾培法”生产技术现场。
“传统土培,一株苗只能结1-2粒原原种,现在通过雾培法,单株可产40到50粒,效率提升20倍以上。”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主任周爱爱自豪地介绍。这一技术突破,正是天津帮扶力量精准“输智”的成果。
2021年起,天津市河西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120万元,建成占地300亩的庄浪县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,其中核心项目——马铃薯原原种科研繁育基地,成为全国一流的“雾培法”生产基地。基地配备21套智能化生产系统,深度融合物联网、自动控制、云计算和水肥一体化技术,实现脱毒瓶苗年产量1000万株、原原种4000万粒,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。
“这个项目是2025年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项目,是庄浪县马铃薯智能化立体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。新建玻璃温室一座,面积1920平方米,采用内外遮阳、内保温系统、自动化控制系统,建成后预计年产马铃薯原原种200万粒以上,能建立原种繁育田5000亩以上,年可产优质马铃薯8000吨以上,使全县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。”庄浪县俊丰种业合作社负责人董玲太说。
科技不止于“生产端”。在永宁镇,占地300亩的马铃薯育种创新基地同步建成,拥有智能温室、选育田和繁育田,成功选育“庄薯3号”“庄薯4号”“庄薯5号”等系列新品种。其中,“庄薯3号”淀粉含量高达21%,抗旱耐涝、产量稳定,已在全国7个省区推广种植超1亿亩,成为农民口中的“致富薯”。
“过去种植土豆主要是纯人工,现在有机器种植,产量高了很多。我们这个地方主要搭建土豆防虫网棚,提高土豆产量,减少病虫害,主要得益于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援助和天津的专家帮我们技术培训。”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种植户感慨道。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,庄浪县还建成马铃薯信息网站,打通了科技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“小农户”也能拥抱“大科技”。
“土豆不值钱,种多了卖不掉”曾是庄浪农民的普遍烦恼。如今,在天津帮扶下,一条“育、繁、推、储、检、加、销”全链条的马铃薯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。
上游,建成“脱毒苗-原原种-原种-一二级种”四级繁育体系,年繁育脱毒种薯5万亩,带动57个专业村、3000多户专业户增收,亩均收益超1500元。
中游,推动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。全县推广“黑色全膜垄作穴播+脱毒种薯+配方施肥”模式,建成万亩高质高效示范区9个、千亩示范基地8个,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6.5万亩,年总产量达60万吨。
下游,聚焦精深加工,提升附加值。庄浪县商务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杨雪鸿介绍,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,庄浪县引进宏达淀粉、鑫喜淀粉等龙头企业,建成精淀粉、粉丝、蛋白、纤维等多条生产线吨。其中,宏达公司“茂源”商标入选“甘味”品牌,产品远销西北五省以外市场,2024年仅淀粉和粉条销售额就突破5300万元。
“东西部协作帮我们对接东部市场,拓宽销路、提升品牌,带动企业增收,也让更多农户跟着受益,是企业发展和乡亲增收的关键助力。”宏达公司销售经理柳佳琳说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企业正与天津科研机构合作,研发淀粉超声波包装工艺,向高附加值产品迈进。
与此同时,电商“云仓”、直播带货、消费帮扶等新模式加速落地。庄浪县商务局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,推动宏达、鑫喜等企业完成电商转型,2024年线上销售淀粉、粉条同比增加3500吨,增收4200万元。“线验、网上下单、云仓发货”的营销机制,让“庄浪马铃薯”走向全国餐桌。
庄浪土豆的崛起,不仅是技术的胜利,更是机制创新的成果。天津市河西区坚持“庄浪所需、河西所能”,探索出一套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企业主体、农户参与”的协作新模式。
一是共建产业园,打造产业“新引擎”。庄浪县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被明确为“津甘共建产业园”,成为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的最大单体项目。天津援甘干部,庄浪县委常委、副县长表示:“河西区不仅‘给钱’,更‘给智’‘给市场’,引入天津农科院专家团队,设立金黎平马铃薯首席专家工作站,联合开展技术攻关,攻克‘雾培法’难题2项,落实试验80余项。”
二是强化利益联结,让农民“深度嵌入”产业链。推行“市场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全县150多个合作社、6.2万户农户签订12万亩订单协议。通过土地流转、分户代繁、务工就业、入股分红等方式,带动26.85万人增产增收。仅产业园就吸纳400多名农民稳岗就业,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。
三是招商引资,激活发展“新动力”。借助天津区位优势,庄浪县赴上海、福建等地开展产业链招商,与旺旺集团、恰恰食品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。宏达公司与恰恰食品签订1万吨精淀粉购销协议,两个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引资达9200万元,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。
“以前卖土豆,现在卖品牌。”天津援甘干部、庄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韵文杰表示,“在天津的帮扶下,庄浪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,为‘小土豆’注入了文化内涵。”
“庄浪马铃薯”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,入选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”;注册“庄薯”“红眼窝”“茂源牌”等6项商标;设计统一LOGO和包装,制作宣传片在央视播出;举办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年会”“全省马铃薯现场推进会”等大型活动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
“我们不只是种土豆,更是在打造一个区域公共品牌。”天津援甘干部、庄浪县政府办副主任高晓军表示。如今,“庄浪粉条”“庄浪淀粉”已成为消费者信赖的“甘味”名片,在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项目支持下,产品走进天津、北京、山东等地商超和电商平台,真正实现了“好产品卖出好价钱”。
在岳堡镇,丹参科技创新园拔地而起,南开大学博士服务站入驻,研发“梯田丹参”新品种,年培育种苗8000万株,带动5000亩中药材种植,全产业链收益预计破亿元。
在良邑镇,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引进山东寿光技术,建成玻璃温室、连栋大棚,种植草莓、番茄、白芸豆,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已超400万元,带动80人就近就业。
在朱店镇吴沟村,和美乡村建设与苹果产业、乡村旅游深度融合,建成采摘园、萌宠乐园、生态农家乐,年接待游客3.8万人次,村集体增收21万元。
这些项目,无不闪耀着“天津智慧”与“庄浪实干”的光芒。表示:“我们坚持‘造血’为本,以产业为先,推动庄浪从‘单一支柱’向‘多元协同’转型,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根基。”
庄浪土豆的蜕变,是东西部协作的生动缩影,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:坚持科技引领,以“新质生产力”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;坚持市场导向,打通“生产—加工—销售”全链条,实现价值跃迁;坚持机制创新,构建“政府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利益共同体;坚持品牌塑造,让“好产品”拥有“好身价”;坚持久久为功,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,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,成为全县产业链最完善的特色产业。小土豆,大产业;山海情,共富路。在天津市河西区的倾情帮扶下,庄浪正以“薯”光为笔,绘就一幅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美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。
未来,两地将继续深化协作,推动马铃薯产业向智能化、高端化、国际化迈进,让更多“金疙瘩”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(中宏约作者王敏报道)
020-88888888